一、修補
玻璃鋼等符合材料在加工過程或使用維護過程中都會出現缺陷和損傷。例如在手工鋪貼和固化成型時產生的孔隙、分層、脫膠、夾雜、貧膠、富膠、樹脂固化不全、纖維彎曲(方向偏離)、鋪貼順序錯誤、纖維空隙;在機械加工和裝配時產生的刻痕、擦傷、撞擊、脫膠、纖維斷裂、鉆孔不直、擰緊過力、碰撞等引起的結構異常、不符合設計要求等等。這些損傷有些是在手工成型和機械成型中均不可避免的擦傷、刮痕、刻痕等許可損傷,有些是裂紋、孔洞、脫膠、潮氣和化學侵蝕等有時間限制的許可損傷,有些是在手工檢驗和維修中應以補修、矯正的破損和缺陷。
能修復缺陷是玻璃鋼和玻璃纖維膠凝復合材料的突出特點,這些修復,幾乎全部采用手工成型,而玻璃鋼材料的連接,不論是機械連接還是膠接連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對玻璃鋼修補、增強的一種措施。
玻璃鋼的修補可分為表面損傷的修補和結構損傷的修補,對于表面損傷的修補過程與玻璃鋼模具或其他制品的修補方式相同。
對玻璃鋼表面的修補時,應選用與原制品色澤一致的樹脂(在施工時應酌情留儲),填料
如滑石粉、鈦白粉要色澤潔白。
用鋸條或砂輪,仔細剖刮表面皺紋,在膠衣破裂處鏟成V型缺口,但注意不要傷及層合層。
用壓縮空氣吹掉灰塵(注意不要用手擦,以防二次污染),再用丙酮清洗。
在涂敷表面覆蓋朔料薄膜。
待樹脂固化完全后用砂紙按細度順序依次打磨。
對于較小缺陷或損傷可使用非補強板修補,對于較大損傷應使用補強板修補,但實際上采用混合形式。經過補強,玻璃鋼結構應能恢復極限應變允許用值。
對于玻璃鋼穿孔,只要表面要求不高,一般在穿孔、裂縫部位加填充料(膠泥),在制品后部加托板,托板可以膠接,也可以膠接后用鉚釘固定;對于表面要求較高的部位,玻璃布應按被修補部位的尺寸分成剪裁,注意鋪向應與被修補件玻璃布反響一致,然后加托板,對前面進行修整,達到所需光潔度。
對于大的裂縫和斷裂,則采取樹脂壓注和補強相結合。先用丙酮將裂縫清洗干凈,除去凸出毛刺,風干,注入樹脂膠液,貼補玻璃鋼。對于斷裂部位,還應對玻璃鋼加固板用螺栓鉚固補強。